说实话人民的名义拍得还行,但是槽点也不少,至今为止其他人吐槽的槽点如:剧情拖沓、无聊回忆闪回太多、黄毛人士莫名戏份如主角、白手起家没背景没后台的觉悟低且基本要靠行贿拍马屁上位这些我就不谈了。我也知道,中国的高分正剧(不含宫斗剧那些)向来女性地位低下,但即便如此,《琅琊榜》好歹有个霓凰,《大秦帝国》还有个宁静,我想问问,这人民的名义里面的女的咋设定又少又傻逼呢?难道人民不含女人?一个看似干练的柯蓝,第一次跟上级领导见面就敢瞎呛声,明知道领导是为陈海复仇而来

此影评剧透,不想看剧透请点右上角
前提:海外党,无法提供收视率,我知道看盗版不好,但是无法控制手贱,忍不住点开一集, = =再也停不住了。整整看了一天到美东时间5 AM。必须为高育良和祁同伟这2个我钟爱的角色写点什么.其实主要是怕天亮了就都忘了 - -。
因为我是从30集以后看的审片,所以来先谈一下后半部的概述。
不要期待后半部情节会很紧凑,除了有一些某些抓捕的戏份,在我看来还是太多黄毛戏,而且他的戏份完全可以用其他的人物和剧情代替。达康戏份还没黄毛多,失望。达康书记戏份差不多前30集演完了。沙的戏找不任何亮点,甚至在当祁同伟死后,他的高兴的反应,让我党派之争的阴谋论又加了一个证据。田国富成为主要人物之一,这个人物就是整个汉大帮+赵家的追杀令的马前卒。陆,黄毛,林华华戏份全部快进,因为受不了他们那种浮夸的表演方式和围绕他们无聊的剧情。杜总的故事是不是没讲完呀,那些秘密录像真的被赵买了全部吗?高小琴从香港回来后,剧情和人物是不是太散了,为侯洗清嫌疑后,汉东油气的老总就会马上招了

前两集还行,后面急转直下。不是只有美剧的制作模式有pilot集设置吗。在美国,制片商先制作前两集给电视台看,电视台看完前两集后才决定是不是购买,这样制片商前两集会花重本,一般请名导,名编剧,但等电视台购买后,制片商就要缩小投资以盈利,所以美剧有个特点,前两集十分抓人眼球,两集过后质量会有个明显的下降。中国电视剧产业一般的情况是,制片方跟电视台签对赌,以收视点为对赌标准,制片方要获得协议的价款,必须得保证电视剧要达到一定的收视率,所以这才催生了收视率造假的行业潜规则

最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反腐剧的身份火遍大江南北,这在近几年还是头一遭。当然,据说这跟当局重新放宽反腐剧的审查和播出有关。于是,“人民的名义”在当局放松闸门为十九大献礼之际,终于有了和人民见面的机会。需要肯定的是,这部剧受到追捧和欢迎,当然不只是跟审查有关,它再次以自己的艺术水平打动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打贪官”情节,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有赞赏和追捧,自然也有批评和质疑,但没曾料到的是,对这部剧的质疑,竟然都可说是和“剧名”——“人民的名义”有关。比如

剧情不错,有悬疑有很多伏笔,就是进展太拖沓。
没看懂编剧/作者在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
李达康有原则,能干独断,优缺点却依然是个好官,但是孤独半辈子。
高育良同样有能力,却沉迷于权利,崇尚拉帮结派,和侯亮平谈话时却透露了一种“有原则地用公权办私事”的理念。
易学习兢兢业业却大半辈子不受重用。
我们老百姓希望更多易学习这样的官员,差一点也得是个李达康吧。可以扪心自问,换做咱们的话,是否能面对他们那样的人生呢?
或许编剧不是在推崇某个做法,只是让人深思吧。

侯亮平约等于海瑞:《人民的名义》是尺度大还是套路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hxqtj.com/vod/id-3437.html